医疗器械创新网
距离创新创业大赛报名结束
48
天
16
时
37
分
登录
/
注册
首页
医疗器械创新网
医疗器械创新网
政策法规
技术/产品
创新企业/机构
创新创业大赛
专访
活动资讯
投融资服务
获奖项目融资
初创项目
成长项目
创服专家
投资机构
医疗器械创新网
供应链管理
产品设计代工
实验与注册
专利与人才
创服基地
创新创业大赛
大赛简介
最新通知
大赛报名入口
历届决赛获奖名单
创新周
观众报名
历届创新周活动
申请联合承办及合作
网络学院
首页
医疗器械创新网
医疗器械创新网
政策法规
技术/产品
创新企业/机构
创新创业大赛
专访
活动资讯
投融资服务
获奖项目融资
初创项目
成长项目
创服专家
投资机构
医疗器械创新网
供应链管理
产品设计代工
实验与注册
专利与人才
创服基地
创新创业大赛
大赛简介
最新通知
大赛报名入口
历届决赛获奖名单
创新周
观众报名
历届创新周活动
申请联合承办及合作
网络学院
会员登录
用户登录
评委登录
用户名
密码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登录
手机号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登录
账号
密码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登录
手机验证码登录
还未账号?
立即注册
会员注册
手机号码
密码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马上注册
已有账号?
立即登录
医疗器械创新网
首页
医疗器械创新网
技术/产品
正文
心脏支架困局:以前没钱做手术,现在有钱没支架
日期:2021-09-06
当80%的公立医院市场,由八家企业占有,居然生出了惆怅。
图/unsplash
“支架的型号不全,没法给病人做手术,只能等过段时间有支架了再放。”这是一位江西三甲医院心内科医生在2021年碰到的最为棘手的场景。
这也是各地医院陆续出现的共性问题。自2021年初,心脏支架国家集采落地以后,“我们经常碰到心脏支架型号不全的情况”。安徽某三甲医院一位主任医生说。
共有10个品种的心脏支架、八家企业中标国家集采,也就是获得了全国公立医院80%的心脏支架市场份额。中标价从均价约1.3万元降至700元左右。
然而,国家集采之后,上述安徽三甲医院几个月来一直面对的局面却是,一种心脏支架的型号用完了,反复给配送企业打电话,最后得到的结果还是,“没货,补不了,再等等”。
北京的医院也出现心脏支架缺货。北京某三甲医院医保相关负责人提到,集采之前,心脏支架的各种规格都非常全,想用哪个品牌,一系列型号的产品都有。现在的情况是,临床医生反映,经常出现支架型号不全的情况,进口品牌支架尤为突出。
无论南方、北方,突然供货不足,是国家集采出了问题,还是这八家企业觉得这个市场不香?
01
不能让病人等,医生只得自己想办法
“只要医院里有什么型号的支架,就用什么型号,现在都是这么操作。”一位广东省三甲医院心内科主任医生发现,心脏支架基本供不了货,为了保证手术正常进行,医院只好采购此前没用过的支架,“相当于只要在国家集采名单里的支架,我们都进货”。
完全没有接触过的一个产品,医生需要有一定的适应期,才能熟悉操作。“否则做手术时,像生手,可能会增加手术的时间和风险。”上述广东心内科主任医生说。
同样,一位江西的同行碰到的情况也是,几例心脏介入手术里,总会碰上心脏支架型号不全。如果现有的不同型号支架实在无法派上用场,只能让病人先回家,等支架到货了,再来医院。
也不能总让病人等着,医生们只得想办法。遇到可行的情况,医生会将两个不同型号的支架搭在一起,变成所需要的更长的支架,植入病人体内。
图/pexels
医院一般都会提前配备不同型号的心脏支架。此前医院少了哪种型号的支架,只要打个电话,立马就有人送过来。上述广东心内科医生所在的三甲医院,心内科至少备了100多条支架,以满足不同情况需求。
有时候,同一医院当天的病人需要的可能都是同一个型号的支架,因此每个型号多准备一些,才有能力应对类似的突发情况。
“现在供货厂家有时干脆都不搭理我们。”上述安徽主任医生说,最捉襟见肘的时候,几个厂家的同一型号的心脏支架都用完了,“一个品牌的心脏支架用没了,另一个品牌还能顶上,如果两个厂家的货都没了,只能到处催,等下一次补货又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有时甚至要相隔半个月到一个月之久”。
多位医生都向《财经·大健康》表达了与家属、患者沟通时的压力,“我们实话说,支架没货了”,但有时患者、家属会质疑,是不是现在支架太便宜了,医生不愿意用。
上述江西医生和各地同行交流时,发现这是共性问题。一位北京的三甲医院心内科医生直言,“缺货的情况持续很久,我们也和医院反映过,医保局也到医院了解过情况。”
作为集采的主导方,医保部门正在寻求解决方案。
一位天津医保采购中心相关负责人在一次内部讨论中提到,每个月会对生产企业供货量、一二级配送企业配送量、医院实际使用量等做动态统计分析,最后可能会明白,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02
价格降下来,企业没有动力了?
上万元的心脏支架一锤下来降到700多元,医生们的直观是,来做手术的人确实变多了。
上述江西医生的体会是,如果说去年一个月做50台手术,今年可能就要做70台。
河南省医保局相关负责人在上述内部讨论会上提到,心脏支架采购量增大。在河南一些大型医院前三个月的支架用量,已经超过去年一年的用量。
印度实行冠脉支架价格的限价后,其冠脉支架的总使用量曾提高12%,其中急诊中的使用量增加了61%。
“有的厂家直接通知我们,下半年就不供货了。”上述江西医生说。
厂家底气足,是因为有些品牌的支架早完成了全年自己的集采量。这次国家集采一共采购107万根合金心脏支架,这个量是根据去年中国心脏支架使用量150万个计算出来的,大概是去年使用总量的70%。
集采的规则是,如果医院报送需求的产品在中标范围,那么该产品意向采购量会全部计入中标产品的协议采购量。
如果医院需求的产品没在中标的10个品种内,那么医院的意向采购量中,至少10%的量要配给第一名中标产品,约90%由医院自选其他中标产品。
也就是医院需求量的80%,必须要在中标品牌中选,剩余20%医院可自由选择品牌。
上述江西医生所在医院,首选集采的品牌中医生之前用过的,更为熟悉的心脏支架,一般有三四种。一旦其中一家供应不上货,另外两家就得增加供货量,结果中选企业都很早完成了当年集采约定的供货量。
于是,一边是医院要增加支架采购量,另一边的厂家,有些却已早早完成集采约定的供应量。最终,心脏支架缺货了。
在上述广东心内科主任医生看来,有的心脏支架品牌完成当年的配额量后,“厂家就更没动力去做这件事儿了”。
一位北京三甲医院医保相关负责人了解到的情况是,生产企业在完成约定的集采量以后,由于价格低利润薄,没有特别大的动力再补货,这样医院就可能出现断货或者型号不全。
另外,集采10个中标品种中,有一些新品牌,“有一些品牌我们之前没用过,需要适应。没用过也就意味着没有历史用量,相对应的就没有给我们配额”。上述江西医生分析。
还有,之前不锈钢支架也用量颇大。2019年占心脏支架使用总量的34%,2020年1月—8月,使用量仍占到30%。不锈钢支架的优势是价格低。
当集采将合金支架价格压下来后,上述天津医保采购中心负责人提到,很多以前选择不锈钢支架的病人转而选用合金支架,这也会使集采中标的合金支架使用量增加。
图/Pexels
有一些常用的心脏支架品牌实际上有能力供货,可遗憾的是没有被纳入集采。虽然还有20%的需求量,医院可以选用中标之外的品牌,然而,医院一般不会“冒险”采购。
“我们医院没有采购集采外的支架。”上述江西医生直言,集采外的心脏支架价格高,患者会质疑,医生是不是为了挣钱,故意不给用便宜的支架。
获选的八家企业供货压力由此也变大。《财经·大健康》询问两家供货厂家,但对方拒绝接受采访。
03
被快递耽误的手术
《财经·大健康》在调查中发现,医院心脏支架频现短缺,配送问题也是一个高频词。
向医院配送产品,有的厂家是统一配送,有的由中间经销商配送。国家集采后,产品的利润薄了,经销商被挤走,交由配送平台统一配送。
直白地说,快递送货出了问题。国信证券一份研究报告曾提到,集采以后,渠道环节受到冲击最大,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
上述广东三甲医院医生听说的配送价格是,一个支架配送费20元,“可能价格太低了,大家都没动力去做”。
国信证券分析,最终中标价预计低于多数产品此前出厂价,渠道部分经销商利润空间在较大程度上被挤压,主要转变为剩余物流配送角色。
一位心脏支架代理经销商今年退出了,因为“利润太薄,做不下去”。
图/pixabay
天津医保采购中心曾调查过心脏支架短缺现象,发现2021年,集采一共签了107万根支架,到5月,各省采购量已经超过40万根。医保部门从生产企业手里拿到的一些数据显示,已经向市场中下发的心脏支架的量有八九十万根。
从这几个数字来看,生产厂家已经把货发出去了,也就是说,彼时在市场上流通着的支架已有40万根。
上述天津医保采购中心负责人提到,现在配送模式出现了一些变化。原来会有更多配送企业,把心脏支架产品送到医院手上。医院日常使用多少,需要哪些型号的产品,这些配送企业都会提前为各个医院整理好并按型号配送。
“以前支架的中间利润还是可以的,这个价格包含了配送服务的功效,货如果最终没有到医院手里,这个价格是有变化的。”上述天津医保采购中心负责人说。
然而,集采以后,整体的价格降下来,利润缩水,这些企业的配送服务,就不像以前那么用心。这时候,一般都是医院自己牵头统计需要的型号和数量,再与配送企业联系送货。
从心脏支架采购的相关文件,到几次领导座谈会均已提出,要由生产企业选定的配送企业保证耗材供应。
上述天津医保采购中心负责人了解到,现在的一些情况是,厂家把货发到一批配送商手上,一级配送商没有及时转给二级配送,还有可能是转给了与医院合作的平台配送商。后者没有及时把货发出去。
不过,医生还是有疑问。上述广东心内科医生了解到的一个情况是,很多做心脏支架代理的人都拿不到货。他从一位当地代理商了解到,和厂家预定了500或者1000个支架,最后只能给100个。
到底是厂家供货积极性低,还是哪个配送环节出了问题?
上述天津医保采购中心负责人说,会每个月跟踪数据统计,最终发现到底是哪里出问题了。不管是货压在哪一级配送商手里,还是生产企业没有生产供应足够的量,都会督促他们,保证供应。
上一篇:
美敦力宣布,退出部分骨科业务
下一篇:
北京证交所怎么建?证监会这样说
返回列表
相关资讯
融资2.7亿!医械独角兽完成D轮
全球首创!这个“新吴造”机器人会做手术!
双证,均国内首个!来自杭州的医械创新力量
美敦力战略转移!手术机器人本土制造计划
创新技术:飞利浦、西门子、GE三巨头齐推新,AI技术成焦点!
媒体品牌合作
姓名:
电话:
公司:
需求:
提交
医疗器械创新网网
医疗器械创新网网
医疗器械创新网网
医疗器械创新网网
医疗器械创新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