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创新网
距离创新创业大赛报名结束
48
天
16
时
37
分
登录
/
注册
首页
医疗器械创新网
医疗器械创新网
政策法规
技术/产品
创新企业/机构
创新创业大赛
专访
活动资讯
投融资服务
获奖项目融资
初创项目
成长项目
创服专家
投资机构
医疗器械创新网
供应链管理
产品设计代工
实验与注册
专利与人才
创服基地
创新创业大赛
大赛简介
最新通知
大赛报名入口
历届决赛获奖名单
创新周
观众报名
历届创新周活动
申请联合承办及合作
网络学院
首页
医疗器械创新网
医疗器械创新网
政策法规
技术/产品
创新企业/机构
创新创业大赛
专访
活动资讯
投融资服务
获奖项目融资
初创项目
成长项目
创服专家
投资机构
医疗器械创新网
供应链管理
产品设计代工
实验与注册
专利与人才
创服基地
创新创业大赛
大赛简介
最新通知
大赛报名入口
历届决赛获奖名单
创新周
观众报名
历届创新周活动
申请联合承办及合作
网络学院
会员登录
用户登录
评委登录
用户名
密码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登录
手机号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登录
账号
密码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登录
手机验证码登录
还未账号?
立即注册
会员注册
手机号码
密码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马上注册
已有账号?
立即登录
医疗器械创新网
首页
医疗器械创新网
医疗器械创新网
正文
二次上会获通过,国内高值耗材流通龙头将登陆创业板
日期:2023-11-17
11月15日晚间,深交所披露显示,上海建发致新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建发致新”)当日上会获得通过。
本次IPO,建发致新拟募资4.84亿元,分别用于信息化系统升级建设项目、医用耗材集约化运营服务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据了解,这是建发致新第二次上会。去年6月建发致新创业板IPO获受理,今年6月建发致新首发上会被暂缓审议,事隔5月后再度上会冲刺IPO。
建发致新作为全国性的高值医疗器械流通商,主要从事医疗器械直销及分销业务,并为终端医院提供医用耗材集约化运营(SPD)等服务。在
医疗器械
产业链中,建发致新主要承担医疗器械的流通职能,是串联生产厂商、经销商、终端医疗机构的枢纽,在产业链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01
集采利润下滑,
血管介入器械为主要来源
据招股书介绍,建发致新的直销业务为公司直接向终端医疗机构配送销售医疗器械产品,分销业务为公司作为生产厂商的平台分销商,向生产厂商的二级经销商分销医疗器械产品。建发致新的产品主要为血管介入器械、外科器械、IVD 和医疗设备,另有少部分外包医疗器械创新网和代理服务业务。
在直销业务中,建发致新可为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超过2800家终端医疗机构提供上万种规格型号的直销服务。在分销业务中,建发致新已建立辐射全国范围的分销网络,
建发致新以高值介入类产品为切入点,经营产品厂商主要有微创集团、美敦力、史赛克等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
,截至报告期期末,建发致新已与超过100家国内外知名高值医疗器械生产厂商建立并保持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根据招股书显示,从2020年至2022年以及2023年上半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内)建发致新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85.42亿元、100.24亿元、118.82亿元和74.99亿元,对应净利润分别约为1.67亿元、1.74亿元和8963.82万元。
按销售模式分类,各期直销模式收入占比分别为 81.77%、75.05%、65.71%和64.27%,分销模式占比分别为17.90%、24.70%、34.01%和35.27%。
报告期内,建发致新分销收入增长较快,一方面系公司扩展分销业务,授权分销品牌及产品线数量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公司2020 年-2021年合并德尔医疗,德尔医疗以分销业务为主,已经与美敦力、贝克曼、梅里埃等众多国际知名医疗器械生产厂家建立业务合作关系,分销收入快速增长。
公司的主要产品收入构成,图片来源:招股书
按产品类别看,报告期内,
血管介入器械为建发致新收入的主要来源,实现收入分别为69.83亿元、70.59亿元、75.83亿元和45.50亿元
,分别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81.93%、70.53%、63.90%和60.77%,占比下滑或与集中带量采购政策有关。
集中带量采购主要针对采购金额高、临床用量大、竞争充分的医用耗材产品,建发致新的血管介入产品就位列其中。此外,公司脑血管介入中的神经弹簧圈和外周血管介入中的外周球囊亦已相继被纳入集中带量采购,
公司血管介入产品主要分为心血管介入、脑血管介入、外周血管介入产品,具体情况如下:
公司血管介入产品的分类及收入情况,图片来源:招股书
目前,全国31个省份均已实施集中带量采购政策,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已从早期试点推广阶段进入大范围推广阶段。在不考虑其他产品收入增长的情况下,若未来建发致新其他主要产品继续被纳入集中带量采购,因在悲观预期下产品销售数量的增长不足以弥补销售价格下降所带来的影响,将对公司的盈利能力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建发致新业绩规模越来越大的同时经营净现金流持续为负且金额巨大,业务端和产品端都有不够利好的政策出现,公司可谓是“压力山大”。
02
供应商集中,
经营现金流持续为负
公司存在应收账款产生坏账的风险,报告期各期末,建发致新的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74.82%、65.93%、60.01%和64.22%,占比较大。公司的应收账款主要为医院等终端客户的结算款,应收账款规模较大不仅增加了公司的营运资金压力,如果应收账款管理不当,还可能面临一定的坏账风险。
报告期各期末,建发致新的存货账面余额分别约5.03亿元、12.48亿元、18.69亿元、20.55亿元,呈逐年上升趋势。公司的存货主要为库存商品和发出商品,如果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导致产品价格下降,公司可能发生存货减值风险。
报告期内,建发致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20.15万元、-7.33亿元、-6.28亿元、-5.04亿元,持续为负且低于同期净利润。经营活动现金流逐步下降,主要系公司在业务规模增长过程中代理的品牌和产品线持续增加,公司存货采购金额持续增加,加之下游医院客户的回款周期较长。
由于公司所处医疗器械流通行业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日常经营对资金的需求量较大,也导致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较高。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合并口径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2.43%、86.94%、87.39%和87.76%,明显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值。
图片来源:
招股书
据招股书介绍,公司向主要供应商北京迈得诺(含其同一经营控制下的其他公司)、西安睿阳(含其同一经营控制下的其他公司)、铭盛医疗(含其同一经营控制下的其他公司)等采购的主要产品为上述供应商代理的戈德曼、泰尔茂、EV3、波士顿科学等国际知名厂商的血管介入类高值耗材,若该等供应商因自身原因导致其失去国内代理权,或因公司自身原因导致公司与该等供应商的合作关系出现不利变化,则可能对公司的经营情况构成不利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向微创集团及美敦力采购产品金额分别占当期采购金额的9.72%、15.09%、15.85%及11.74%
,若因公司自身原因导致公司与该等供应商取消合作,将对公司经营情况构成不利影响。
公司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较大,合计分别采购388,526.06万元、429,690.26万元、425,649.60万元和 218,287.63万元,占比46.14%、41.61%、34.55%及29.15%,其中北京迈得诺(含其同一经营控制下的其他公司)、西安睿阳(含其同一经营控制下的其他公司)、铭盛医疗(含其同一经营控制下其他公司)均为国内较大的医疗器械代理商,微创集团为港股上市公司,美敦力为知名医疗器械生产厂商。
03
毛利略低,
与同行国药、上海医药等仍有差距
尽管营收、净利润表现不错,但在毛利率方面,建发致新还需要不断提升与同行的差距。
建发致新期内主营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6.08%、6.93%、7.67%和7.66%,综合毛利率分别为6.12%、7.02%、7.71%和7.72%。
而同一时期同行可比公司毛利率均值分别为9.40%、8.74%、8.14%和7.68%,除今年上半年外,过去三年建发致新毛利率都要略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
毛利率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对比分析,图片来源:招股书
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流通行业呈现逐步集中的趋势。根据《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2023) 年)》,
国药控股、上海医药、华润医药、九州通、嘉事堂、国科恒泰等均为国内医疗器械流通行业领先企业
,其中国药控股、上海医药、华润医药、九州通、嘉事堂均为药械综合型的流通企业,国科恒泰与公司为专注于医疗器械领域的流通企业,其报告期内的医疗器械收入与公司主要对比情况如下:
行业内的主要企业情况:
1、国药控股成立于2003 年,2009年9月在香港上市(1099.HK)。国药控股现已成 为中国药品、医疗保健产品、医疗器械龙头分销商和零售商。2018年国药控股收购国 药集团旗下医疗器械分销业务,并将下属公司医疗器械业务全部整合进中国医疗器械 有限公司。
国药控股拥有超过 150 个医疗器械物流网点,总面积达 30 万平方米,其业务覆盖全国31个省市区、335个地级市。以医疗器械贸易流通为基础,国药控股还提供医疗 器械综合服务,建设医疗器械综合服务体系,积极打造行业标准。
2、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607.HK)于1996年由原医药管理局改制而成,目前已成为国内第二大的全国性医药流通企业和最大的进口药品服务平台。上海分销网络覆盖全国31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其中通过控股子公司直接覆盖全国24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覆盖各类医疗机构超过3.2 万家,零售网络分布在全国16个省、 直辖市及自治区,零售药房总数超过2,000 家。
医疗器械板块已成为上海医药增长新引擎,2021年,上海医药累计引进超过 8,000个新产品,同时上海医药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寻找合作伙伴,挑选不同品类中的龙 头供应商作为目标进行业务合作,梳理品种资源,加大与药物业务的协同效应。
3、华润医药集团有限公司(3320.HK)于 2007 年在香港正式成立,作为中国领先的 综合医药公司,位列行业前三,主要从事医药研发、制造、分销及零售等业务。
华润医药是中国领先的医药供应链解决方案提供商,华润医药大力推进医疗器械 分销业务的专业化发展,已在 17 个省份建立独立医疗器械公司,聚焦专业产品线发展 和服务模式打造,重点发展介入、IVD 诊断试剂、骨科、设备、综合耗材等产品线。
4、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1985 年,主营业务包括医药分销与供应链服务、总代总销与工业自 产、数字零售、数字物流与供应链解决方案、医疗健康与技术增值服务。2010 年 11 月,九州通于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600998.SH)。
作为全国最大的民营医药流通企业,九州通已覆盖1.15万家城市及县级公立医院客户,17.76 万家连锁及单体药店客户,17.47 万家基层及民营医疗机构客户。器械业务方面,九州通经营307个品规的高值医用耗材及IVD 产品。
5、国科恒泰成立于 2013 年,主要从事医疗器械的分销和直销业务,并提供仓储物流 配送、流通渠道管理、流通过程信息管理以及医院 SPD 运营管理等专业服务。
国科恒泰目前已与波士顿科学、美敦力、雅培、史赛克等110多家全球知名器械 供应商成为合作伙伴,获得近200条授权产品线。国科恒泰业务覆盖全国,在全国29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拥有近百个仓储点,可支持2小时内覆盖全国 80%以上三甲医院的配送需求。
6、嘉事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7 年,为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下属企业。1998年确定医药经营为其主营业务 , 经多年发展于2010 年8月在深圳证 券交易所挂牌上市(002462.SZ)。
嘉事堂的主营业务包括药品、生物制品、医疗器械、中药饮片等产品,为二三级 医院、社区医疗中心和连锁零售终端提供物流配送服务。2011年,嘉事堂开始开展高值医用耗材业务,主要销售心内、外周、神经科、骨科、设备、消化科、体外诊断试剂等23大类产品。平台业务品牌涉及美敦力、微创集团、雅培等。
丨
文章来源:医疗器械创新网网,参考
建
发致新招股书
上一篇:
eRPS系统注册申报申请表中IVD产品分类编码应如何选择?
下一篇:
2023首届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大会完整议程抢先看!大咖齐聚 ,共同探讨“数智时代·医药产业链重构与创新”
返回列表
相关资讯
最新!4类耗材集采报价启动
国家医保局开会,高端医疗器械重大利好
多名高管被逮捕!IVD上市企业年亏损1576万!
刚刚!中国生化试剂元老去世!
超20亿!县域医疗设备采购大爆发(附清单)
媒体品牌合作
姓名:
电话:
公司:
需求:
提交
医疗器械创新网网
医疗器械创新网网
医疗器械创新网网
医疗器械创新网网
医疗器械创新网网